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企業制定戰略的起點:從不滿意感知開始

優秀不是終點,僅僅是通向卓越的起點。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的動力,唯有“不滿意感知”!漢捷咨詢從近幾年的管理實踐來看,差距分析最好有三個梯次: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行業領先者比;自己和標桿企業比。

自己和自己比

自己和自己比的是實現計劃的執行力,通常包括業績差距、機會差距、能力差距三大類。

業績差距:
實際的經營成果和計劃目標之間的差距,這是企業最熟悉的可視化的差距分析方法。絕大多數的企業最關注的是營業收入、利潤、凈資產這三個指標,常常用來觀測企業發展情況以及評價管理層的業績績效。
明眼人會發現,上圖表中的觀察指標,并不是一上來就看收入、利潤、資產,而是將重點放在前六個指標上。稍微有點財務經驗的人員都清楚,對于利潤和凈資產指標,人為可調整的彈性空間實在是太大了,但營業收入(代表已獲得的收入)、材料費用(可計算出企業毛利判斷產品附加價值)、庫存(變現能力)、訂單(企業現在及未來的市場狀況)、應收款(資金管理能力)、現金流(企業支付能力)這六個相對剛性的數字,由于它們之間有非?b密的內部邏輯,很難對某一個數字做假而不在另一個數字上露出破綻。只要控制好這六個關鍵數字,并不斷識別差距有的放矢改進,企業健康發展是有保障的。

機會差距:
機會差距是指企業未來(比如兩到三年之后)績效目標值與當前經營結果之間的差距。
企業發展不可能單單依靠老產品、老客戶、老市場,需要與時俱進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和新客戶。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原有業務模式的自然增長是不可能達到目的,企業必須尋找新的業務設計。
這類涉及新產品、新客戶、新市場、新的經營模式等“新機會”的業務設計,不少企業比較缺失,需要一把手高度關注。漢捷咨詢建議企業由一個專職部門,例如戰略市場部來統籌機會差距的管理工作。這項工作的結論,常常影響最高領導層下一步的決策和舉措。

能力差距:
志大才疏是個人悲哀,有心無力是企業悲戚。很多企業長不大做不強,或者死掉了,并不是看不到機會或者不努力,而是能力欠缺。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的穩步發展,不僅需要核心技術,還需要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和對人才的有效管理。能力是立身之本。
所謂“企業能力”,通常包括戰略選擇、業務模式、組織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程序等等。但凡“能力”二字,都沒有捷徑可言。
一個孩子六七歲送進小學到能擁有一技之長作為立身之本,至少需要十年以上培養。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市場營拓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人才鍛造能力,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積累和創新。這里面除了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很重要的是要提高認知。

自己和行業領先者比
差距分析的第二個層次,是本企業與行業領先企業的對比分析。這類對比,主要目的避免企業陷入“狂妄自大”境地。一些企業看到自己今年的銷售收入增長了10%,利潤比過往也有了明顯進步,就盲目樂觀起來,殊不知龍頭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了40%。
在與行業領先者進行對比時,通常采用“效率性指標”,比如某產品市場占有率、人均銷售收入、客戶滿意度、新產品平均開發周期、存貨周轉天數等等。
由于競爭對手的產品與我們所在企業的產品高度相似,因此將目光放在“效率”對比上,更便于企業站在行業角度,清醒地看到企業當下取得的良好業績,到底是大風刮來的,還是自己的實力。
只有看清本質不被表象迷惑,從容面對:該敏銳抓住風口時,一定要順勢而為。讓好風憑借力,送我上輕云;遇到市場整體大環境不佳要過苦日子時,沉下心來“練內功”,“咬得了菜根,咽得下黃連”。

只要一直緊緊對標行業內最優秀的頭部企業,保持對行業周期的敏感性,就不會被外部劇烈變化的環境所蒙蔽雙眼,具備通時合變的能力,在行業周期變化中活成真正的“人間清醒”,即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自己和標桿企業比

與“標桿企業”對比,是差距分析的第三個階段。華為的研發能力提升,恰恰是歷經這個階段的磨練,站到了全球的第一梯隊。
1998年華為啟動IPD項目,五年過去了,這套東西是否真正幫助華為提升了組織的整體研發實力?華為急需知道答案。2003年IBM咨詢團隊對華為的研發體系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使用的工具叫TPM(Transformation Progress Metrics變革過程度量)。

IBM顧問告訴華為,你們得了1.9分,美國一流的科技公司通常在3.5分以上,而滿分是5分。
這個分數讓華為很多人特不爽,我們努力了幾年才這么一點點分數嗎?隨后IBM顧問講解這個分數是怎么得來的,為什么這么低,原因是什么,讓華為上上下下即汗顏又心悅誠服,任老板立即拍板鄭重訂下了三年之內TPM要向3.5分努力的總目標,管理部門進一步拆解到各業務單元每季度的階段性目標。
從2005到2008年的三年間,華為的營收從83億美元到233億美元,增長了三倍,且海外業績占比高達75%。這種質的飛躍,正是TPM從1.9分逐漸提升到3.6分,華為將“產品經營能力”這塊短板補了起來,成功躋身全球第一梯隊。從1998年引入IPD咨詢項目,到2008年大放異彩,華為的產品和研發能力建造之路,走了整整十年。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最重要的能力,是一點點補起來的:完善IPD業務框架;完善了重量級跨部門團隊;建立了技術體系和產品路標規劃流程;與質量管理體系融合,建立流程的分層管理模型; 建立了基于組合的投資模型;建立了SP/BP的經營計劃體系。

差距分析模板

以上漢捷咨詢簡要介紹了差距分析的三重境界,下面介紹一個模板,可將這三重境界放在一起來進行差距管理。
絕大多數企業對KPI體系比較熟悉。KPI在“差距分析”時所帶來的價值,更類似于車輛的“儀表盤”,可以對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是否屬于“健康良性”進行監測。
漢捷咨詢認為KPI指標一定不能多,選擇的標準是“重要和精準”。我們來看各類機動裝置,比如汽車,事關駕乘人員的安全,如此重要也就三個表盤,顯示五到六個數據,包括車速里程表、轉速表、機油壓力表、水溫表、燃油表、充電表等。指標太多太雜,不僅讓駕駛人員分心,也不利于出現異常時快速定位和排查問題。
企業經營過程,一直遵循“吃著碗里的,守著鍋里的,望著田里的”這三步曲,要以今天收割到的糧食去滋養未來的種子和幼苗。
KPI指標只能告訴我們今天的收成如何,但無法預告明天和未來。而機會差距分析,恰恰讓管理層看到明天的機會和光明,是來自于今天的所思所為:大力引進那些掌握新技術的人才,投資于新技術的研究、新產品的開發、新市場的開拓、新流程建設等等,企業才有未來。機會差距的分析,意義和價值就在于此。高明的管理,是為了順應未來,讓那些不好的事情和可能損失在未來均不要發生。
標桿差距管理,是能力提升最好的方法。這里所說的標桿,通常不限于本行業,而是全球最佳企業。

關于差距分析數據收集

漢捷咨詢認為企業在進行差距分析時,普遍反映方法論并不難,難的是不知道競爭對手和行業標桿的數據,即參照物數據的獲取很困難。對于這個難題,的確沒有特別容易簡單的辦法。這世上只要涉及“能力”二字,都沒有速成和簡單易學,否則成功不就是輕而易舉的了嗎?
數據的獲得,企業除了要有專職專員持續收集和分析,更需要向第三方機構購買以及與咨詢公司合作。只要企業認為這事值得,在自己認準的地方“花錢、花時間、花心血”,日積月累的功效,回頭一看,已遠遠甩掉絕大多數不以為然的企業。
國學大師王國維有個非常著名的人生三重境:一重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重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重境,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放在差距分析和能力提升,如此貼切!

來源:漢捷咨詢

【相關文章】

·差距分析,戰略規劃的起點
·戰略審視,新一輪戰略循環的起點
·戰略的起點,我們真的做對了嗎?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2-11-24 17:59:15)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
美女一级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