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TL流程
華為是一個極度重視流程管理的公司,在長期持續聚焦業務變革的過程中,將所有業務都納入到了17個一級流程管道里,其中包括了運作類、使能類和支撐類流程。
當中最重要的幾個運作類,也就是業務流程,就包括了IPD(集成產品開發)、MTL(市場到線索)、LTC(線索到回款)、ITR(問題到解決)等,端到端的定義了客戶價值創造的業務活動。
MTL(market to lead市場到線索)作為最重要的業務流程之一,它以市場與客戶為導向,基于對市場的深入洞察來選擇細分市場,為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制定統一的GO-TO-MARKERT,策劃并執行端到端的營銷活動,從而產生可衡量的線索,驅動業務的卓越增長。
MTL不僅僅是一套業務流程,更是一套方法論,一種戰略思維方式,也就是以客戶為中心,把客戶放在最前端,研究客戶在哪里,客戶需要什么,然后開展一系列的動作。
像有很多企業非常熱衷于學習IPD和LTC,其實MTL在這二者中間也起著非常重要的銜接與牽引作用。
MTL中包含五個核心模塊,分別是MI(market insights)市場洞察、MM(Market Management)市場管理、DG(Demand Generation)激發需求、SCE(seller Competence Enablement)銷售賦能、以及MQA(Marketing Quality Assurance)營銷的質量管理。
其中的MI和MM就是在解決如何進行市場洞察,收集到客戶的需求并篩選,識別客戶的需求和痛點,進行我們細分市場的選擇,為產品規劃提供重要的輸入,來促進市場與研發的對齊。
在LTC流程,從線索到回款中,對于營銷人員來說,需要重點做的一件事就是擴大最初的線索喇叭口。如何擴大?就是要從被動式的收集線索轉為主動挖掘線索,這時MTL和LTC的結合就變得十分有價值。怎么樣通過MI和MM去進行市場分析、客戶分析,挖掘到線索,如何通過一系列有規劃的市場活動,來提升品牌,加深和客戶的連接,培育更多的銷售線索。
所以這時我們回頭看,也可以理解為什么說MTL還是一種戰略思維方式,營銷領域必須要跟公司戰略對齊,而戰略的重要輸入同時也是來自于最前端的市場,同時研發、營銷、銷售從來都不應該是割裂的,我們要從全局和整體的角度去看業務,集中有限的資源重點突破。并且在這套體系中,還包含著非常多的包括客戶洞察、分析、營銷手段、線索管理等等方法論,也讓整個流程體系下的業務活動更加清晰可控高效。再引用徐直軍總在2014年企業業務BG年度市場工作會議中的一段話:
MTL教會了我們在市場細分、在關鍵客戶選擇、關鍵市場選擇、營銷手段、營銷模式、營銷資料以及線索管理等方面HOW的問題。面向未來,我們構筑什么樣的組織、構筑什么樣的能力、我們怎么去真正地提升品牌、促進銷售線索的生成、擴大銷售管道上,MTL帶來了很好的方法論和流程。
MTL流程的價值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企業在營銷領域的問題從上至下,從戰略層到執行層梳理下來可以歸納為這三大類問題。第一個就是,營銷領域沒有跟企業的戰略對齊;第二個,公司缺少系統的規劃流程,對預算、計劃理解不清晰,設計欠佳,執行不到位,對不準客戶的需求;第三個問題就是,營銷策略和產品、銷售難以有效銜接。
而MTL的價值點就在于:
1、更好地理解客戶。通過前瞻性的市場洞察和市場細分來支撐戰略決策,支持有效增長。
2、促進市場與研發的對齊。向研發團隊持續提供客戶聲音,實現一線與后端的協同,幫助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
3、高質量線索產生與轉換。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新線索,培育良好的銷售環境,幫助銷售推進機會點,促進銷售額的增長。
4、對齊戰略,提升行業領導力。通過培養思想領導和提升客戶品牌體驗,實現品牌愿景,提升投資回報。
MTL流程的核心模塊
上文中也有提到,MTL包含五個主要模塊,分別是MI(market insights)市場洞察、MM(Market Management)市場管理、DG(Demand Generation)激發需求、SCE(seller Competence Enablement)銷售賦能、以及MQA(Marketing Quality Assurance)營銷的質量管理。
※ MI(market insights)市場洞察
市場洞察主要是通過持續開展市場洞察工作,分析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通過交付高質量的市場分析、競爭分析和客戶分析結果,提供價值洞察和評估,以幫助理解市場并驅動業務行動。
其中包含三個大的維度,分別是市場分析(包括市場細分、市場趨勢、市場空間)、競爭分析以及客戶分析(包括客戶細分、客戶生命周期價值、客戶體驗、社交媒體、客戶聲音、客戶行為等)。
※ MM(Market Management)市場管理
MM市場管理階段主要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根據市場洞察的輸入,確定細分市場選擇,識別其客戶需求和痛點;
采用以事實為基礎的模型,基于市場實際吸引力和自身能力,完成細分市場的投資組合排序,以供投資決策參考;
識別細分市場的業績差距并提出改進方案;
對目標細分市場制定細分市場計劃(MSP),包括創建季度執行計劃以支撐下季度Pipeline目標和確保恰當的資源分配。
※ DG(Demand Generation)激發需求
DG就是通過規劃并執行系列營銷活動,激發客戶購買意愿,從而為公司的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生成銷售線索的市場營銷舉措。
DG的價值就在于激發客戶的購買意愿,向銷售傳遞高質量的線索,并能協助推進機會點進程,幫助銷售推進機會點轉化,更多、更有效的贏單。
DG的主要業務框架包含這幾部分:
構建并規劃市場營銷方案包,在理解地區與業務戰略及優先級、產品與解決方案重點與品牌戰略的基礎上,規劃整體營銷方案包。
營銷活動組合策劃至執行,策劃360°立體營銷活動組合,選擇營銷方式與營銷內容組合,創建營銷資產,執行營銷。
推進客戶回應與線索生成,通過營銷活動生成線索,傳遞給指定的銷售團隊或渠道合作伙伴。
評估營銷方案及活動組合效果,衡量營銷活動的有效性,提出營銷策略與計劃的改進建議。
※ MQA(Marketing Quality Assurance)營銷的質量管理
MQA(Marketing Quality Assurance),按營銷方案、營銷活動組合、國家、區域、行業、業務單元等多維度提供營銷績效數據,管理績效,保證營銷質量。
※ SCE(Seller Competence Enablement)銷售賦能
SCE,則是市場營銷組織的職能之一,即向銷售人員提供相關的賦能,提升他們的技能,使他們在客戶面前展現統一的公司形象,并通過與客戶的對話,將公司戰略轉化成銷售商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給誰賦能?基于角色的賦能,包括:客戶經理、產品行銷、渠道銷售、解決方案經理、一線銷售人員等。
誰來賦能?不同的內容來源,包括:銷售賦能專員、細分市場經理、營銷活動專員、產品經理等。
賦能什么?不同的資料類型承載,包括:按銷售階段組織賦能資料,資料不僅能對銷售賦能還可直接和客戶溝通,資料類型如膠片、白皮書、軟文、成功案例、視頻等。
如何賦能?傳遞渠道多樣化,包括:培訓網站、移動應用、組織會議、考試等。
來源:佳講talks